当前位置: 首页 > 核电设备国产化 > 质保体系

上海核电质量工作的经验与体会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5日

周 凌

(上海市核电办公室,上海 200031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核电质量更是关系到千百万人和子孙后代的大事,绝对来不得半点马虎。上海作为我国核电设备制造的重要基地,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和领导下,始终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上海核电的质量保证工作,历经3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日趋完善,并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上海核电质量保证工作的历程

  秦山核电厂是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建造的核电厂,该工程开创了上海核电质量保证工作之路。当时,我国在核质保领域还是一片空白。为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上海市核电办公室(当时为"上海市七二八工程办公室")成立了行政、技术两条指挥系统,行政指挥系统下设项目负责人,定期到各对口核电设备承制厂,采取以保证核电产品质量为中心的协调、督查的管理模式;技术指挥系统则紧紧围绕核电产品安全、质量第一的方针,负责对核电关键产品设计、制造工艺等技术性的协调。行政、技术指挥系统两者紧密地配合,有力地确保了秦山一期核电产品设计、制造的质量。

  对于上海地区180余家核电设备承制厂来说,核电设备设计、制造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为保证质量,他们参照国外有关核电质量保证大纲和相关文件,结合工厂实际,首次编制了核电质保大纲及相应的程序文件。尽管现在看来有些地方还不够完善,但毕竟我们已初步建立起了自己的核电设备制造质量保证体系。

  进入90年代,上海地区又相继承接了出口巴基斯坦30kW和秦山二期60kW核电设备的研制任务。为满足核电工程项目的需要,由上海市核电办公室牵头,成立了国家核安全局上海监督站,编写了核电设备设计、制造质量保证培训教材。对机电、仪表、冶金系统从事核电设备制造活动的相关人员,分期举行核电质保培训班,为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通过这两项工程的实践锻炼,各核电设备制造企业进一步完善了质保体系,也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其中由上海汽轮机厂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秦山一期和巴基斯坦恰希玛工程的核电汽轮机组,至今为止运行业绩良好,得到了业主的一致好评。

  为使今后的核电设备设计、制造更加规范,经国家核安全局的严格评审,上海地区共有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上海先锋电机厂、上海第一机床厂、上海动力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水泵厂、上海阀门厂、上海大隆机器厂、上海良工阀门厂、上海第五阀门厂、上海N-J阀门厂等数10家单位,于1995年取得了民用核承压设备设计、制造资格许可证。许可证的适用范围从压水堆核电站的30kW60kW,到100kW。其中部分单位的取证内容还涉及高温气冷堆及低温供热堆领域。

  为了步入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的制造行列,上海又在岭澳核电项目中承接了其中部分设备的制造任务。通过与国外著名公司的合作生产,学习了先进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有些企业还派员工到国外进行各种质量、技能的专门培训,不仅强化了员工的质量意识,还熟悉并掌握了法国的标准、规范,提高了管理水平。通过岭澳工程的实践,使上海企业的质量保证管理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逐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今年3月,上海地区的10余家企业又顺利通过了由国家核安全局组织的换证检查,取到了新证,为上海今后承接新的核电项目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 上海核电设备质量保证工作的经验

  上海核电产业以设备制造为主体,历经三十多年的努力和探索,从无到有,由弱渐强,建立和完善了以上海市核电办公室为纽带的组织、管理和督查体系。为保证核电工程项目的产品质量,提高企业核安全文化的意识,促进企业严格实施质量保证大纲,上海市核电办公室探索了行政督查的管理模式。采用"抓好典型、以点带面"的方法,对承担核电设备制造任务的工厂,每年组织核质保专家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把质保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如上海第一机床厂、上海先锋电机厂等)单位作为典型,把他们的一些工作经验和方法向其他单位进行推广,以此带动上海企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许多企业通过秦山一期、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高温气冷堆、秦山二期、岭澳等项目的实践锻炼,也逐步树立起了"核电无小事"的思想。认识到只有领导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了,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核电产品。

  上海第一机床厂就是这样的一个企业,因为第一机床厂的领导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首位,并充分认识到:核电设备的生产一定要有科学而严格的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该厂从1985年开始建立核电质量保证体系,并在运行实施中不断完善提高,至今质保大纲已升至第8版,先后得到了秦山核电公司、岭澳核电公司、清华核能院、法国法马通公司、日本三菱公司、美国ABB公司等业主和合作伙伴的评审和认可。尤其是在秦山二期和岭澳工程中,通过与法国法马通公司合作生产堆内构件,学习了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缩小了同国外企业在管理上的差距,使该厂的项目管理水平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今天这骄人的成绩里凝聚着第一机床厂广大员工们付出的许多辛劳和汗水。在合作初期,他们并不适应外方的管理模式,于是决定从抓员工的质量教育入手,定期对员工进行质保培训和质量意识的教育,提高所有参与核电设备制造新老人员的责任心。久而久之,严格地执行核电质保要求已成为一机床厂广大员工们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了具有上海第一机床厂自己特色的核安全文化。业主们也对他们的工作赞叹不已,认为该厂的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工厂也有自己的特色,该厂提出的企业文化的内核是:"科技是动力,质量是生命"。在岭澳工程中,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工厂从法马通公司返包了两块蒸汽发生器支撑板的制造任务。为使产品质量达到一流水准,全厂上下实行质量承诺制,使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厂长在质保大纲中对产品质量作了承诺,各部门的领导也对所分管的产品质量作了承诺,并张榜公布在各处显眼的地方,使每个员工时时、处处、事事关心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由于他们采取了这种有效的方式,再加上全体员工们对核电产品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使该厂在加工两块孔板共17944只孔的钻、拉工艺过程中,未发生一件不符合项,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得到了中外专家的好评。

3 对核电质保工作的一些体会

  (1)领导者要从行动上真正把质量放在首位

  一个单位产品质量的好坏,领导是关键。由于我国的国情所决定,在众多的工作渠道中,还是要紧紧依靠行政指挥系统。如果行政一把手不亲自抓,质保工作是很难推动的。我们现在一些单位的领导,往往把"质量第一"挂在嘴边,而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把质保部门放在应有的地位。有些单位的领导对质保工作支持力度不够,使质保部门不能大胆开展工作。尤其是当质量与进度发生矛盾时,是否还能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则取决于领导者质保意识的长远目光和对质保工作的支持和决心。所以我们希望领导者一定要树立当代的质量观,在决策和指挥中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使质保部门在单位最高管理者领导下发挥其协助、组织、协调、监督和监查的作用,使质保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2)要从传统管理走向科学管理  

  通过与国外著名公司合作生产,上海大部分企业意识到我们以前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为项目组织管理的形式是关系到项目进度与质量控制水平的重要方面。通过学习国外核电项目管理的模式,一些企业也建立起了自己的项目经理制。通过实践检验,证明采取项目经理制是积极高效、符合厂情的现代项目管理模式。其管理职责清晰,管理措施易于及时到位,有效地保证了项目进度与质量。因此,为适应今后百万千瓦级核电设备的制造,我们的企业不能再凭老经验、老框框、老条例去操作,而应推广、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

  (3)坚持质保程序,反对经验主义

  在对工厂进行质保检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工厂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制造秦山一期核电产品时,由于是第一次生产,大家在思想上都非常重视,步步为营,严格按程序办事。而随着制造套数、制造等级的增加,我们有些员工就出现了一种麻痹的思想,认为自己已有经验了,往往把操作规程、工艺文件放在一边,仅凭自己的经验去做。这样,就埋伏了质量隐患。所以,我们一定要消除这种思想,做到一切都应按程序文件说话,任何人都无权超越程序文件的范围。另外,还是要不断进行质保培训和质量意识的教育,使企业形成一种核安全文化的氛围。

  (4)发挥质保专业组织的作用

  上海市核电办公室要继续发挥上海核学会核能设备专业委员会质保专业组的作用,积极为学术和经验交流工作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和场所。质保专业组每次活动应有一个主题,由专业组成员共同研讨、互相促进、形成共识,以促进上海整体核质保管理水平的提高。如ISO9000HAF 003的共性和特性问题,核电质保的法律性、权威性、计划性、客观性以及这些特点如何体现在实施中等问题,都曾引起热烈的讨论,收到良好的效果。

  (5)要进一步加强核安全文化教育

  为进一步提高上海地区核电设备制造企业的质量保证管理水平,增强上海核电设备制造基地的综合竞争能力,上海市核电办公室与苏州热工研究所已于2001628在沪签订了核电质保项目合作协议。合作的主要内容有:定期举办核安全文化和核质量保证培训班;定期举办我国核安全法规及其导则的宣贯会;组织核电设备国产化制造质量控制研讨会等。按照协议,在2001年第四季度,双方共同在上海地区举办首期核电质保培训班,并考虑在适当的时候,将在上海建立一个核安全质保培训基地,为加快核电设备的国产化、自主化进程提供更好的服务。

  上海核电质保工作经过30年的风风雨雨,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折的教训。随着中国加入WTO,为使上海能尽快融入激烈的国际竞争行列,我们一定要加快步伐,强化自身素质,勇于实践,敢于创新,满怀信心地投入蒸蒸日上的核电事业,让国家放心,让用户满意。